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就群众关心的“新城怎样点燃‘烟火气’”问题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扬子晚报》2023年3月5日A4版、“紫牛新闻”客户端均刊发推送了相关采访报道。
《扬子晚报》报道原文:
袅袅“烟火气”不仅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今日《两会“抖”来问·扬子晚报主播雪琪连线代表委员》栏目,对话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
网友提问——
怎样让城市更有温度?让新城也有“烟火气”?
记忆里的城市烟火,是裹挟着食物香气的腾腾热气,是热络互助的邻里之情。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很多人觉得城里的“烟火气”淡了。如何从城市规划设计开始,就让水泥森林更有温度,让新城也有“烟火气”?
全国人大代表张谨——
延续文脉+面向现代,点燃城市“烟火气”
这不仅是我正在思考的,也是我们业内很多同行一直在研究、持续探索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图景中,城乡风貌塑造和品质提升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要让“乡愁记忆”融入现代发展
“乡愁与根脉,是我们的心灵归处。”张谨所在的中衡设计集团前身是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29年前,苏州工业园区在湖荡密布、阡陌纵横的农田水乡拉开了建设序幕,并崛起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产城融合新城。“清朝留下的李公堤,被称为世界稻作文化原乡的草鞋山遗址,南宋年间的北望土地庙……这些文化记忆都被精心保存下来,并融入了现代城市发展中。” 如今,走在苏州工业园区,这里不仅是世界500强企业林立的现代园区,也是人们流连忘返的宜居之城。
张谨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中的一些经验是可以被借鉴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建设,首先必须“是中国的”,即能留住本土的“根”与“魂”,能让百姓记住“乡愁”,同时又应是面向现代化的。为此,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认真研究梳理不同地域特有的文脉系统,制定基于城乡文脉延续的规划设计与评价标准,为城市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风貌建设筑基定准。
有乡情、有温度,“烟火气”真的回来了
“为什么大家提出水泥森林的疑惑?我认为,这的确是早些年在城乡快速化发展中对地域性特征重视不够产生的问题。”张谨说,近年来江苏越来越多的地方注重重新恢复城市肌理、延续地域文脉,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2023年1月,座落于宿迁老城区的新盛街重新开街,在重拾城市时光记忆的同时,也激活了城市街区、幸福了人们的现代生活。开街之后便是农历新年,新盛街上人头攒动,老街巷的“烟火气”真的回来了!网友热评:“青砖灰瓦,逶迤曲巷;一半烟火 一半记忆。”
“这些年,我们参与了徐州回龙窝历史街区重建、苏州第二工人文化宫新建等项目,在这些城市更新或新建项目中,我们不仅努力延续地域文脉,同时不遗余力做好现代化公共服务供给,也因此获得了公众的肯定与热评。”她认为,要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在规划建设中应当优先保障公益性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基础设施改善等公共要素落地,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比如推广邻里中心+N模式,更精细化地打造便民生活圈,提升民生福祉。
打破功能分隔,让都市人“乐”在城中
张谨还提出了打破传统功能区规划的建议。她说,传统的规划思路是将很多功能区严格划分,比如居住区、产业区、商业区,有的城市甚至用比较宽大的路网把不同的功能区给间隔开来。“这就让我们的城市本应有的街井市巷这样的烟火气逐渐淡出。” 她建议增加规划中不同功能区的混合性与融合度,结合小街区密路网,给城市街区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动新实践中,助力提升城乡风貌与品质。城市不仅应是宜居、宜业的,更应是乐居、乐业的。让广袤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城乡真正成为人民城市、人民乡村,让大家乐在其中!” 张谨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